(一)蜂机具、蜂药生产为满足各地对蜂机具的急需,从1969年开始,天水种蜂场组建丁蜂具车间,试制蜂箱、分蜜机、巢础、面网等蜂机具以及蜂药,除供应本省外,还销往宁夏、青海等近十个省(区)。
(二)蜜源资源普查为查清甘肃蜜源植物资源,1980年,省养蜂研究所先后派出了三批科技人员,对甘肃重点养蜂县的蜜源植物进行了初步普查。1982年,省畜牧厅将此项工作列为科研项目,由省养蜂研究所承担。通过长达4年对全省14个地(州、市)、86个县(区、市)的全面普查,写出了调查报告13篇,采集标本2000多份,拍摄照片1000多幅。查清了甘肃蜜源植物的种类、分布、面积、生态环境、养蜂生产的利用价值、蜂蜜质量及花粉形态。该项目于1986年通过省级鉴定,并于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据调查结果撰写出版了《甘肃蜜源植物志》一书。该书还在1989年被中国养蜂学会评为出席第32届国际养蜂会议优秀作品赴巴西里约热内卢展出,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好评。
在项目实施期间,课题组还对红豆草、白刺花等主要蜜源植物的开花泌蜜规律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写出了专题论文。通过对秦岭山区白刺花蜜源后期蜜蜂个毒问题的探索,弄清了蜜蜂中毒的原因是由于采集了卫茅科植物梭枝南蛇藤的花粉所致,从而使中国养蜂界解决广这一疑题。
在工作过程中,总结出一套测定和计算蜜源植物储蜜量和合理载蜂量的方法,并通过两者之间的联系,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建立蜜源植物空间数学模型的方法,并进而提出厂蜜源植物动态等价曲线比较法,为充分合理地利用蜜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全省普查的基础上,绘制了《甘肃省主要蜜源分布图》、《甘肃省养蜂区划图》、《甘肃省小转地放蜂路线图》及《甘肃省建立中蜂保护区示意图》等。这些成果已被甘肃省畜牧业区划和农业区划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