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岩蜂蜜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的登记保护条件,于2019年7月16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目前习水县境内的岩蜂蜜储量约3万余箱,主要分布在三岔河镇、程寨镇、土城镇及杉王街道等地,从事养蜂大户500余户,年产量达200余吨,产值达9000余万元。
一、习水岩蜂蜜产地
习水位于贵州省北部,遵义市西部,东经105°50′20″-106°44′30″,北纬25°06′35″-28°50′15″。地处黔北川南渝西结合部的枢纽地带。东连贵州桐梓县、重庆市綦江区,西接贵州赤水市,南邻贵州仁怀市、四川古蔺县,北抵四川合江县、重庆市江津区,地势东高西低。习水因特产鳛鱼而得习水河名,因河名水名而得国名县名。县人民政府驻杉王街道办事处习水东路9号。电话区号0851,邮政编码563600。距遵义市两城区180千米。
境内地貌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按照地貌形态成因的区域相似性原则分为10个地貌类型区(含51个亚区)。海拔800米(局部至900米)以下的低山谷面积531.0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7%,坝地少,梯田、坡土多;海拔800-1200米的低中山地区(俗称半山区),面积1218.3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9%,其间的台面标高海拔950-1050米;海拔1200米以上的中中山、中山地区,面积1374.5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4%。相对高差小于50米,坡度小于10度,面积大于33.33公顷的坝地有16块,总面积2083公顷,占总面积的0.7%,最大的东皇坝(含木楠坝)281.3公顷,最小的大坝寺坝34公顷,最高的土河坝69公顷,最低的儒维坝77公顷。总的地貌格局是山原、中山、低山、台地及山间坝地构成的山地结构。
二、习水岩蜂蜜产地气候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伏旱;秋季,温度下降快,多绵雨;冬季,多低温阴雨;春季,气温回升不稳定,多夜雨;多阴雨、少日照、湿度大;局地小气候明显;气候的垂直差异十分显著。县城多年平均气温13.5℃,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6℃,年极端最低气温为-6.4℃,1月平均气温2.8℃,7月平均气温22.7℃。无霜期年平均273天,最长达303天, 最短达21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053.0小时,年总辐射量为83.29千卡/ 平方厘米。年平均降雨量为1109.9毫米,年平均雨日为207.9天,最多219天(1991年),最少为140天(2005年), 一日最大降雨量为177.5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1382.9毫米(2004年),极端年最少雨量854毫米(2005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8月,7月最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5%。
三、习水岩蜂蜜产地蜜源
有野生植物2327种,其中国保一级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等3种。国保二级桫椤、金毛狗、福建柏、鹅掌楸、峨眉含笑、香樟、闽楠、楠木、花榈木、红豆树、普洱茶、香果树、黄连木、川八角莲、八角莲、伞花木等16种。
四、习水岩蜂蜜特点
多山的习水县,很多陡峭的丹霞峭壁上、山崖边,常有蜜蜂筑巢。产于这些地方的蜂蜜,被称为岩蜂蜜。深秋时节,采蜜人带上绳索、砍刀等进山,冒着危险攀上陡峭的山崖,采割成熟的岩蜂蜜,一年一次。
环境好、无人工饲喂,习水岩蜂蜜品质极佳,深受市场喜爱。据称,生活在密林中的黑熊,也经常与山区群众争夺岩蜂蜜,即便是人工养殖,村民搁置在村口岩腔内的岩蜂桶,也常被黑熊“偷走”,或是破坏后偷食蜂蜜。
而且平时多食用岩蜜,可以促进消化,好喝不胖,简直是吃货的一次大福音。对于术后人群来说,服食岩蜜可以促进表皮组织生长愈合。当然,岩蜜还可以有病治病,无病养生,能够提升人体免疫能力,尤其是在冬季食用,可以提升免疫力,防止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