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变成白色固体是可以喝的。蜂蜜变成白色固体是蜂蜜的物理特征,所以无论是蜂蜜的口感还是营养成分都不会受到影响。
1、蜂蜜中主要含有葡萄糖和果糖,当受到温度因素的影响,蜂蜜中葡萄糖的溶解度变低,无法完全溶解的葡萄糖就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所以蜂蜜变成白色固体可以继续食用。
2、当温度越低时蜂蜜更容易结晶,并且葡萄糖的含量越高的纯蜂蜜更容易结晶。此外,枣花蜜、洋槐蜜、党参蜜等不易结晶,如油菜蜜、棉花蜜、向日葵蜜则容易结晶。
蜂蜜是生活中常见的营养滋补品,一般刚买回来时多为粘稠状液体,但在存放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变成固体,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更为明显,事实上这就是蜂蜜的结晶现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蜂蜜结晶了还能不能吃吧!
一、蜂蜜结晶是怎么回事?
蜂蜜结晶和水变成冰一样属于自然现象,事实上所有自然成熟蜜在一定条件下都会结晶,原因是蜂蜜是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的过饱和溶液,而葡萄糖又有容易结晶的特性,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葡萄糖的溶解度会降低,那些无法被完全溶解的葡萄糖会从蜂蜜中析出来,从而导致蜂蜜出现自然结晶的现象。
二、蜂蜜结晶有哪些因素?
蜂蜜结晶实质上是葡萄糖结晶,因此蜂蜜中葡萄糖含量相对越高的蜜种则越容易结晶,同时蜂蜜结晶与环境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原因是温度会影响葡萄糖的溶解度,也就是说环境温度越低时蜂蜜相对越容易结晶,另外蜂蜜结晶还与蜂蜜的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低的蜂蜜越容易结晶,反之则越不容易结晶。
三、蜂蜜结晶了还能吃吗?
蜂蜜结晶是蜂蜜固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和水变成冰一样没有任何内在上的改变,因此对蜂蜜本身的营养价值完全没有影响,而且对蜂蜜的食用也没有什么不便之处,仅仅只是个别蜜种结晶后直接食用可能稍有糙口感而已,简而言之蜂蜜结晶后完全不影响食用,这与蜂蜜变质或过期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
四、蜂蜜结晶了怎么恢复?
蜂蜜结晶后想要恢复成液态非常的简单,其中最简单且最直接的方法是提高环境温度,温度升高后葡萄糖的溶解度也会升高,那些析出来的葡萄糖晶体又会溶解到蜂蜜中,但加温时一定要将温度控制在60℃以内,原因是蜂蜜中的酶类对高温的非常敏感,超过60℃时酶类会失去活性而降低蜂蜜的营养价值。
总结:蜂蜜结晶是蜂蜜的一种自然现象,对蜂蜜没有任何内在上的改变,而且在食用上也没有任何影响,但注意蜂蜜结晶和变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变质的蜂蜜为了安全最好不要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