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咸这五味里面,Dr.Why最喜欢的是甜。生活很多时候已经够苦了,而酸和辣又不太合口味。至于咸……中国人吃盐太多都被《柳叶刀》点名好几次了,还是别做这个贡献了吧,吃出高血压不是闹着玩儿的。
满足甜味控的方式,自然也有很多,比如甜甜的蜜。虽说甜和蜜组词的时候不分家,但在这个奶茶和甜品眼花缭乱的时代,舀一勺蜂蜜泡水喝的简单幸福,似乎有些过时了,至少Dr.Why很久没把蜂蜜罐扔进过自己的购物车啦。
不,不喝蜜绝对不是因为怕胖
虽说从成分上看,蜂蜜主要是各种形态糖的花式集合体,但也别在控糖大潮里狠踩它。人类养蜂吃蜜接近上万年,就算没有广告词那样的神奇功效,喜欢蜜也总归是有些智慧和道理在里面的。
不信?至少从医学角度来说,蜂蜜的入药史可比西方医学史还长,而且许多用法还是结结实实有科学依据的。甜甜的药,谁不喜欢呢?
蜂蜜也有“高低贵贱”
人类和蜜蜂打交道,使用蜂蜡和蜂蜜的历史,有实物证据的都可以追溯到9000年前,再远一点,甚至还有万年前石器时代的壁画为证。而那会儿别说是医学了,连农业都还没有影子。
这么漫长的人蜂情缘之下,要说没有医生尝试过拿颜色好,味道更好的蜂蜜治病,谁信啊?最先有文字记载的蜂蜜治病,来自印度的古老医学“阿育吠陀”(Ayurveda),在梵文中,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生命的科学”。
别以为古老的印度,只有瑜伽和仿制药
说到印度,就会想到把人分等级的种姓制度,而这一套也被古印度文明用到了蜂蜜上,分类制度还有好几种。比如有一本印度古籍记载,最高等的蜂蜜是产自红色蜜蜂,色泽金黄,依次往下才是白色、棕色和牛油色的蜂蜜。
既然印度人给蜂蜜定了不同等级,医生用起来自然也有区别:有的可以止咳平喘,有的可以促进消化,有的用于促进伤口愈合、治疗感染,还有的虽然有毒,但是可以把握剂量,用来治疗心脏疾病。
觉得这些用法花里胡哨?看看同一时代的尼罗河流域,估计还会觉得印度人想象力不够呢。除了是法老们的佳肴、敬神时的祭品,蜂蜜还是古埃及医生最常开出的药品。
据说现存的古埃及纸莎草书里,蜂蜜疗法的记载有900多种。看着数目多,但基本套俩公式就行了:治疗外伤,蜂蜜+奶酪+纱布;治疗内病,蜂蜜+酒+牛奶,这药理学可太好记啦,绝对不至于背到掉头发。
喝蜂蜜得永生?
古埃及、古印度,再加上中国的《黄帝内经》,都少不了蜂蜜治病的故事,更不用说《圣经》里面的“奶与蜜之地”了。那么在西方医学起源地——希腊的医生们手上,故事又会怎样继续呢?
谁家医学不是从玄学过来的,就是看走不走的出去了
单论时间的长短,由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体液学说,在医学史上的影响怕是前无古人,后也很难有来者了……公元前4世纪到文艺复兴之后,差不多是两千年啊,所以希波克拉底的话,在许多代医生的眼中那就是不容质疑的真理。
于是,希波克拉底爱用蜂蜜治病的传统,配合上体液学说理论中,蜂蜜是好东西的解释,就被一代一代医生继承了下来。比如:醋+蜜治疼痛,水+蜜解渴,再加别的成分还能退烧,甚至还有因希波克拉底而得名的蜜酒(Hippocras)。
古希腊人对蜂蜜的狂热,都到了毕达克拉斯、德谟克利特这些先贤深信,常喝蜂蜜能延年益寿的地步[5],治疗腹泻、促进消化之类的用途,只能算小意思啦。继承了古希腊医学知识的阿拉伯人,用起蜂蜜来也是毫不犹豫。
不信?《古兰经》就有:“你的主曾启示蜜蜂:‘你可以筑房在山上和树上,以及人们所建造的蜂房里。然后,你从每种果实上吃一点,并驯服地遵循你的主的道路。’将有一种颜色不同,而可以治病的饮料,从它的腹中吐出来。”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治疗外伤时使用蜂蜜预防感染可是大行其道,但19世纪现代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大发展,瞬间就把这些“不够科学”的疗法踢开了。这么做真的对吗?
“医用级蜂蜜”,请勿多喝
上次唠叨大蒜的医学故事,就有不少读者表示,你个浓眉大眼的Dr.Why怎么只知道翻老黄历,讲伪科学呢?好好好,这次蜂蜜的现代应用,Dr.Why一定冲着字字有论文可查来写。
研究蜂蜜的人肯定比研究大蒜的多,哼
蜂蜜最先被证实的用途,就是流传已久的抗感染。在实验室的培养皿里,幽门螺杆菌[6]、结核杆菌[7]甚至是著名的耐药菌MRSA[8],都不是蜂蜜的对手,这可能和蜂蜜导致细菌“脱水”,或者蜂蜜本身的酸性杀菌有关。
单纯拿蜂蜜当抗生素也许不行,但有一些蜂蜜,比如新西兰麦卢卡蜂蜜(Manuka Honey),能逆转一些耐药菌的耐药性[9],配合起抗生素使用岂不美哉?
麦卢卡蜂蜜,其实是世界上的第一种“医用级蜂蜜”,在2007年获得FDA的批准,用于外科伤口敷料当中(别的FDA认证好处,可都还没影呢)。虽说这个FDA认证,可能导致了市面上的假货麦卢卡蜜泛滥,消费者趋之若鹜……
而在止咳平喘方面,蜂蜜的效果可能比药物还好[10],因此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在2018年的儿童咳嗽治疗指南中,也推荐了蜂蜜水止咳。就算NICE不推荐,蜂蜜水的这个用法也早就家喻户晓啦。
当时《柳叶刀》还特地发社论吐槽了一下NICE
而蜂蜜天然的抗氧化特性[11],更是给了它可以说无限的可能。高血压、糖尿病,甚至是在抗癌[12]或者治疗冠心病[13]的战场上一显身手……虽然这些“甜蜜的”成果,还基本仅限于实验室阶段。
当然,蜂蜜也不是人人皆宜。1岁以下的儿童不建议吃蜜,因为有肉毒杆菌的感染风险,而吃太多蜜也不行,一天两三勺,对普通人来说就足够了。
谁说良药非要苦口呢?药物可以裹糖衣,更可以用天然的甜蜜药方嘛,蜂蜜里足有二百种化合物,人类搞清它们奥秘的那一天,也许才会恍然大悟:哦,原来万灵药离我们这么近啊。
来源:Dr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