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科学家研究发现:常吃蜂蜜或能降血脂、保护心脏?
蜂蜜到底健康吗?11月18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营养学评论》发表了一项来自加拿大的研究成果,将这个话题的热度再次炒了起来。这项研究成果表明,常吃蜂蜜或许可以降低血糖、保护心脏。
蜂蜜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滋补佳品。《本草纲目》《金匮要略》等传统医书中认为,蜂蜜具有“润肺止咳、通便消食”的功效。在现代社会中,各大蜂蜜厂商关于蜂蜜功效的广告也打得铺天盖地,所以在大部分人眼里,蜂蜜与健康就直接划上了等号。
不过蜂蜜真的健康吗?无数营养学家、医学家对于蜂蜜的保健功效产生了质疑。2008年,一篇发表于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的论文,首次对蜂蜜的健康问题提出了质疑。这篇论文表示,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和水,其中果糖的含量大于了60%。经常食用蜂蜜可能会导致果糖摄入过多,不仅对身体起不到养生的作用,反而可能引发肝脏损伤、发胖、血管硬化等疾病。
这篇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共鸣,随后许多科学家发表了大量的论文来支持蜂蜜有害的观点。的确,从成分上看,蜂蜜不是一种健康的食物。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果糖是一种对健康有害的成分。
果糖曾经一度被认为是一种“好东西”。它的特点是比白砂糖甜,但又不会被人体直接吸收,所以过去果糖被认为是一种不会让人长胖的糖。一种又甜又不会让人长胖的糖,简直就是肥胖患者、糖尿病患者的福音。所以果糖一直以来被当成是一种重要的代糖,在现在很多所谓的无糖饮料中,就加入了大量的果糖。
然而随后的研究发现,果糖对肝脏造成的负担极大。我们身体中的任何部位都可以消耗葡萄糖,这些部位包括了我们的肌肉、血液、大脑、各个器官等。但与葡萄糖不同,人体本身是不需要果糖的,果糖只能在人体的肝脏中被消耗。
更令人失望的是,过去人们一直以为果糖不会被人体吸收。实际上,果糖也会在肝脏处被转化为脂肪,它使人长胖的能力几乎与葡萄糖类似,所以吃果糖不会长胖的说法变成了谣言。和葡萄糖一样容易让人长胖,但它同时还会带来脂肪肝、肝肿大等问题,所以现代营养学对果糖持非常负面的观点。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吃太多蜂蜜对人体可能是有害的,这个观点毫无疑问被很多科学家所接受。但也有一些科学家对蜂蜜的保健功效表示了肯定,因为蜂蜜中的确也还存在着一些有益的微量成分,例如乙酸胆碱、维生素PP、微量矿物质等。
在11月18日发表的这篇论文中,加拿大的科学家就发现,蜂蜜中这些微量成分或许可以改善心脏代谢。科学家选取了1105名实验对象,让他们每天食用40克、大约2勺的蜂蜜,最后发现大部分人的甘油三酯、脂肪肝标志物都得到了改善,这表明蜂蜜对心脏代谢的确有好处。
那么这篇论文是不是就彻底地为蜂蜜翻案了呢?其实也不完全是。这篇论文发现,只有未经加工且来自槐花等特定花源的生蜂蜜,才能起到改善心脏代谢的功能。同时科学家也没有搞清楚,到底是蜂蜜中的什么成分在起作用。
这篇论文还发现,蜂蜜虽然能改善心脏代谢,但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所以这篇论文的结论仍然是,日常服食蜂蜜一定要适量。
这篇论文给我们带来了几个启示。第一,我们不必神化蜂蜜,但也同样不必妖魔化蜂蜜,蜂蜜能吃,关键在于日常摄入的量。第二,要让蜂蜜起到保健功效,最好选择无添加的真蜂蜜,而不是加入了大量糖浆的假蜂蜜。第三,冲泡蜂蜜时,不要用开水冲泡,以防止蜂蜜中的微量成分被高温破坏,可以尝试温水或者凉水冲泡。
科研小糖糖 上海知识官 复旦大学化学博士 科普领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