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甜蜜的事业”的蜂产业,在临沂市可实现年产值2.5亿元。作为蜜蜂养殖传统大市,我市蜜蜂存养量66190群,相当于整个中国台湾的蜜蜂养殖量,年产蜂蜜4230吨,蜂产品产值2.5亿元,居全省第一位。“蒙山蜂蜜”是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是我市重要特色畜产品。蜂产业的稳定发展,对我市农民增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蜜蜂大作为6月4日,天气晴好,塔山国家森林公园西侧,淡紫色的荆条花漫山遍野地开着,“嘤嘤嗡嗡”,一群群小蜜蜂围着荆条花辛勤地采蜜。正是采荆条蜜的时节,养蜂人王效斌在这里放养了270箱中华蜜蜂,荆条花花期长,可以采一个月的蜜。
“山上蜜源丰富,3月4月有桃花、杏花、山楂花、迎春花,5月初有槐花,5月底开始有荆条花……中华蜜蜂又很勤快,采起蜜来起早贪黑,我这270箱蜂一年能收4000多公斤蜜。”王效斌向记者介绍起中华蜜蜂,“别看中华蜜蜂个头小,但采集能力强,它们擅长采零星的蜜源,是花它就采,从来不挑不拣,比意大利蜜蜂勤快多了,每天早上比意大利蜂早起半个小时,晚上收工也要晚半个小时,现在一般早上四五点钟就出去,晚上七八点才收工回来。”今年42岁的王效斌从事“甜蜜的事业”近20多年了,王效斌生在养蜂世家,他的父亲从小就养蜂,王效斌的另一个身份是费县天露园蜜蜂研究所法人。
“蜜蜂全身都是宝,它不仅可以酿蜜,蜜蜂的授粉作用,对农业的生态、增产效果显著。”王效斌介绍,蜂产业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蜜蜂授粉能实现遗传物质的转移,增加种籽的数量和活力,有利于植物的繁育茂盛,保持了植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环境植被的修复。一箱蜜蜂可以为方圆15-25亩果园完成授粉,相当于40多人一天的授粉劳动量。采用蜜蜂授粉,不仅可以为果农省下不少的雇工费用,还避免了人工授粉不均匀、不及时等缺陷,提高果树的坐果率、商品率,降低果实畸形率,提高产量15%-20%,有助于果农增产增收。
作为农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蜂业被誉为“健康产业”、“空中农业”,既不与养殖业争饲料,又不与种植业争水土,利用自然界中的百花资源,便可获得蜂蜜、蜂王浆、蜂胶等十多种蜂产品,还可以通过蜜蜂授粉,提高农作物品质,减少化学品使用量,对生态环境建设、人民群众健康、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蜜蜂被形象地称为“农业之翼”。根据美国农业机构的统计,蜜蜂授粉对农业的增产效益和发挥的生态经济效益是蜂产品价值的100余倍,按照此标准测算,蜜蜂授粉带给我市农作物的年增产效益将达数百亿元。
小蜜蜂大产业一只小小的蜜蜂的力量,能撬动多大的产业呢?养蜂专家王效斌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一箱意大利蜜蜂年产蜂蜜60公斤、花粉15公斤、蜂王浆5公斤、蜂胶0.25公斤,价值3500元;一箱中华蜜蜂年可采割土蜂蜜10公斤,价值3200元。除去蜂箱、人工、饲料等成本,无论意蜂或中蜂,平均一箱蜜蜂年收入可达2000元左右。按户均养蜂100箱计算,年可增收20万元左右。这就是“人不离家脚不离田,房前屋后养蜜蜂,百群收入十余万”的蜜蜂养殖模式,蜂产业可以给百姓带来良好的收益。
我市植被丰富,蜜粉源植物多达200余种,种植果树135万亩、玉米412万亩、棉花12万亩、蔬菜303万亩,全市除11月至翌年2月无蜜粉源外,其它月份均有蜜粉源。沂蒙山区生态环境优良,槐树、荆条、枣树等蜜源植物丰富,使我市成为全国有名的洋槐花蜜、荆条蜜、枣花蜜等的原产地。
据了解,我市蜂业生产主要分布在蒙阴、费县、沂水、兰陵、莒南几个县,已形成蜜蜂养殖、产品加工、授粉应用在内的较完整的蜂产业链。去年全市蜂蜜、蜂王浆加工量分别达到4000吨和60吨,分别占全省的11.43%和12.5%;年销售额过千万元的蜂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家。我市现有市级蜂业协会1个、县级蜂业协会5个,养蜂合作社23个、社员482户;养蜂户642户,蜂产业专业从业人员3000余人。
我市建立了蜜蜂养殖、蜂产品加工、中华蜜蜂保护、蜜蜂授粉四大产业优势,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养蜂专业合作社和养蜂基地、企业与蜂农互促共赢的产业化发展格局。2011年,全省首个中华蜜蜂保护隔离区在费县建立,2013年又在蒙阴建立中华蜜蜂保护隔离区,两处保护隔离区总面积达1050平方公里,中华蜜蜂存养量达5000余箱,建成中华蜜蜂种蜂场2处,成为全省重要的中华蜜蜂保护、养殖和生产基地,对中华蜜蜂保种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在2012年,我市“蒙山蜂蜜”就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目前,我市有“巩氏”、“沂蒙蜜坊”、“沂蒙花香”等3个品牌的15种蜂产品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沂蒙蜂采”、“巩氏”等两个品牌的8种蜂产品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蒙园”、“蒙山蜂人”、“桂斌天露园”等3个品牌的蜂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我市蜂企在电商平台成功运营,“互联网+蜂产品”模式走在全省前列。蒙阴巩氏蜜蜂园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喜蜜、保健饮品蜂蜜酒,年销售个性化定制产品165吨。蒙阴深山蜜坊蜂业有限公司为顾客提供益母草蜜、丹参蜜、蜂胶胶囊等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蜂产品,在淘宝网年销售额超3000万元。
蜂产业潜力大“目前,我国蜂蜜人均消费量在250克左右,美国人均消费500克左右,德国人均消费1000克左右,韩国的国土资源面积不足10万平方公里,但全国养蜂200多万群。这些都显示出蜂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市畜牧局科技科专家介绍,蜂蜜的天然与保健作用越来越多地被消费者认知和接受,蜂产品消费量日益增加。
我市围绕“全域旅游”战略定位,利用良好的蒙山旅游资源,各地积极拓展蜂业发展的文化旅游功能。蒙阴蒙甜蜂业有限公司建设蜂蜜养殖主题广场、蜂文化科普博物馆、观光购物中心,形成“养蜂基地赏美景+生产工厂观加工+蜜蜂文化园购特产”的蜂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年增加收入300万元。费县万蜂朝有限公司依托省级旅游特色村费县大田庄乡周家庄,探索蜂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新路子,依托周家庄的中华蜜蜂天露园养殖基地和蜂情人家、紫藤山庄等40余家农家乐,打造“费县万蜂朝+周家庄”蜂业农家休闲游基地,年增加客流量3万余人。
立足生态沂蒙优势,围绕推进蜂业“转方式、调结构、创优势”,我市制定了《临沂市蜂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今后将实施蜂业发展“九大工程”,即实施经营体制创新工程,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速蜂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实施基地示范创建工程,规范养蜂场建设;实施授粉增产工程,推广普及蜜蜂、壁蜂授粉增产技术;实施中华蜜蜂保种建设工程,建设国家级“沂蒙山中华蜜蜂保护区”;实施蜂业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增强市场竞争力;实施名优品牌培育工程,打造沂蒙蜂产品特色品牌;实施“互联网+蜂产品”建设工程,提高蜂产品网络销售份额;实施养蜂扶贫工程,实现养蜂脱贫。建设国家级“沂蒙山中华蜜蜂保护区”,把资源优势打造成产业优势,发挥好蜂业保护生态、促进增收、文化保健、旅游观光的多重功能。